close

之前去男朋友家當見習時奶奶牙齒掉光了所以不能吃硬的東西

外面的廣東粥配料通常又不太好咀嚼

今天要做的,就是簡單好吃又好消化的皮蛋瘦肉粥哦!!

材料:瘦肉1塊(豬腱肉最好),皮蛋2個(無鉛皮蛋,一來健康,二來石灰味沒那麼重),薑1塊,米足量,水足量(一杯米要放5~6杯水去熬哦),油鹽適量

要煮出一鍋綿香好吃的皮蛋鹹瘦肉粥,要訣如下: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圓圓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別綿軟,台灣這裡不太容易買到,我都到米店買香米煮出來會很香,但是價錢比較高就是。普通的米當然也是很好吃的哦

2、煮粥的米要預先泡:約半碗米淘洗乾淨後,要用2湯匙的油、1個半茶匙的鹽和少許水(2茶匙)拌勻,泡至少半小時,放心,雖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會在煮粥的過程中揮發,令米綿爛,所以並不油膩的。如果不要用油也可以那麼就是用水泡半小時就可以了。這裡用油的目的是讓他煮好之後可以比較軟綿,老人家比較好吃,也比較不礙胃。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通常食譜會說什麼川燙去腥講的很複雜),煮粥用瘦肉,不必太考究是豬的哪一塊肉,總之要保持一整塊肉塊不要切開(我一般用大約巴掌大,12mm厚一塊豬肉,如果條件許可,用豬腱肉更好吃;切這樣是因為等等要拔成絲,老人家方便吃,通常我會偷懶沏成肉末,更偷懶的方法是豬肉店買絞肉XD)。如果用瘦肉煮粥,那麼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稍為煮一下,然後洗淨。水要煮沸,才放材料,不然會弄得很硬不好吃。先放肉塊、薑片,火不要關小,肉塊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熱而熟硬,封住了裡面的肉汁,這樣肉煮完粥後也不難吃,也不會太硬太老,然後等水再次沸騰時放泡好的米和一個切碎的皮蛋,而這第一個皮蛋切碎下粥與米同煮,皮蛋會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如果怕粥的顏色太噁心就不要這時候放皮蛋了…)

 5、先大火,後小火,火候要足:水滾了,下了材料後,先大火煮20分鐘,然後再轉小火煮1個半小時,火候足,粥就綿軟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質感處理:在轉小火煮了1個半小時後,把第二個皮蛋也切碎,同時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撈出來,用筷子扒拉,撕成絲絲狀(這是為了老人家方便吃…),跟第二個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後半小時,然後關火。第二個皮蛋在關火前半小時加入粥中,半小時可將第二個皮蛋煮得既沒石灰味,同時又變軟滑,吃粥時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為是水沸時下的,還保持了一定鮮味,撕成絲後放回粥中,特別好吃,而且也很好咀嚼。

 這樣煮出來的粥不必下鹽(重口味的人可能要加一點不過老人家應該不適合吃重鹹吧…),好吃,而且降火助消化。如果粥有點黏底,千萬不要用勺子拔拉鍋底的那層米皮,不然粥會糊的很噁心,我們通常會放一個輕的小調羹(要用鐵的...陶瓷的有裂開的危險...)在鍋底與粥同煮,水沸騰過程中,小調羹也被帶動,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rk33069 的頭像
    dark33069

    心愛公主

    dark330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