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will my wish come true?
浣淨心中的那疋紗...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人們常說:「西方的哲學也不過是重複的討論柏拉圖的言論。」由此可見,柏拉圖在西方的地位,就如同東方的孔孟一般。而柏拉圖有個著名的洞穴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洞穴寓言主要的內容是,在洞穴裡有一群從小就被監禁的囚犯,他們的雙腳與脖子都被鐵鍊緊緊綁住,以致於只能向前看而不能轉頭。在他們背後燒著一堆火,在火與囚犯之間有一條走道相通,走道上不時有木製或石製的東西從囚犯後方運送。由於他們無法轉身,只能夠藉由牆上的影子來判別,所以囚犯都認為所看見的影子就是物體的本身、聽到的聲音就是物體的聲音。有一天其中一個囚犯逃出了洞穴,在陽光下發現了真相,並試圖的回到洞穴向他的夥伴說明真相(不過他欺騙其他囚犯說東西是他創造的),只是所有的囚犯都堅信影子才是所謂的真相,沒有人願意相信逃出去的囚犯,認為他已經瞎了或瘋了。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是我們常常對親眼看見的事物太過信任,習慣只用一個角度看世界的某一個面向,卻常常忘記了銅板有兩面這個道理。現今社會多數人都是盲目相信其他多數人共同的說法,我們這樣子生活在創世者所創造的一個地方,沒有人懷疑抗拒,就這樣生存著,用自己的角度去看所有事情,並因為自己與其餘大多數人是一樣的而堅持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會去懷疑我們所處的地方是否為真實。對我們來說,任何與我們或世界有關的理論頂多只能替我們描繪出真相的模糊輪廓,而不是將真相顯現在我們面前。
做人本身就辛苦,我們有所謂智慧,所以煩惱很多事情,在生活中已經有很多事情要煩惱,如果還要去追根究底一些大眾共同的認知,那實在只是庸人自擾罷了!在某些時候,答案是不需要去找,就會自己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佛家說萬物皆是空相,或許我們死後會像逃出去的囚犯一樣發現所謂的真實,又或許只是到了另外一個我們自己為是真相的空相中罷了!這是個互為連環的辨證問題,如果要來煩惱這樣的事情,那是永遠也找不到結果的!
這個寓言提醒了我們是否自己也像那些被綑綁在山洞中的人一樣,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所知道事情才是對的、真實的。當有一個人開始對我講說我認有限認知以外的事時,我們是否也抱著不屑一顧的心態、或是認為他所說的荒誔至極?我們極易以自己的觀點為觀點,没有想到到我們的思考範圍之外的東西才是正確的。
在得到真正的知識後,是令人欣喜的。就像那位又再度被放回山洞的人,在見識到真理後,回到山洞後依然不忘什麼才是真實的、因那真實的事物是永無法在腦中被抹去的。不論他週遭的人如何恥笑他、認為他有問題,他將永遠清楚的知道他所認知的是絶對的事實、永不改變。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也許都是那一群被綑住手腳的人,而不自知。我們怎麼能夠那麼確信我們所見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或許都是住在洞中的一群人?什麼才是真真確確真實實在的?怎麼知道那些是實在的?要如何去確定,是我們應去思考的課題。而非不經思考地接受每一件看似都「理所當然」的事,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對自己已認知的事要有適度的懷疑。
目前分類:偶爾該亂想一下 (4)
- Oct 07 Sun 2007 20:24
浣淨心中的那疋紗
- Jun 27 Wed 2007 18:29
如何氣走小週天
- May 27 Sun 2007 20:54
【分享文章】走一步路不需要勇氣
走一步路不需要勇氣
曾有一位六十三歲的老人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市。在邁阿密市,有位記者採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我就到了這裡。」
【智慧沙】為了要達成大目標,不妨先設定「小目標」,這樣就會比較容易達到目的。許多人都會因目標過於遠大而中途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小目標」逐步完成,便可較快地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 ********* ********* ********* ********* *
矯正你的弦
有個人請調音師到家來給鋼琴調一調音。這位調音師還真是個能手,他很仔細地鎖緊了每一根琴弦,讓它們都繃得恰到好處發出正確的音符。當他完成整個調音工作後,主人問他要付多少錢。
他笑一笑答道:「還不急,等我下次來的時候再付吧!」
主人不解地問道:「下次?你這是什麼意思?」
調音師說:「明天我還會再來,然後一連四個星期每週來一次,再接下來每三個月來一次,共來四次。」
他的話弄得主人一頭霧水,主人不由得問道:「你說什麼?鋼琴不是已經調好音了嗎?難道還有問題?」
調音師清了清喉嚨說道:「我是調好音了,可那只是暫時的,如果要琴弦保持在正確的音符上,就必須繼續『調正』,所以我得再來幾次,直到這些琴弦能始終維持在適當的繃緊程度為止。」
【智慧沙】如果我們希望目標能維持長久直至實現,那就得像鋼琴的調音工作一樣,在行動中不斷調整、校準自己的努力方向。
************ ********* ********* ********* ********* *
撿不撿有很大區別
有個人到海灘上散步,他看見許多海星被早潮沖上海灘,當潮水退去時,它們被留在海灘上。如果被正午毒辣的陽光照射到的話,它們很快就會死去。因為剛剛退潮,所以絕大部分的海星都還活著。那人向前走了幾步,撿起一條海星,把它丟進了海裡。
他就這樣不停地撿啊撿,又一條條地把它們扔回海裡。有人正走在他的後面,不理解這個人這麼做的原由,就追上問:「你在幹什麼?海灘上有成千上萬條海星,你能夠救幾條?救不救幾個海星又有什麼區別?」
這個人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又向前走了幾步,撿起一條海星,把它丟進水裡,然後轉過頭來說:「對這條海星來說,撿不撿有很大區別。」
【智慧沙】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由諸如「撿一條海星」這樣的小事組成的。積小善終成大德,積小成終成大功。每天做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終將會有巨大的收穫。
************ ********* ********* ********* ********* *
每天做一百下
開學第一天,老師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那就是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老師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一百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老師問學生們:「每天甩手一百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老師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過後,老師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裡,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大哲學家的柏拉圖。這個老師就是蘇格拉底。
【智慧沙】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其實是最難做的事,最難做的事其實也是最容易做的事。世界上恐怕沒有做不到的事,困難之處就在於堅持。
************ ********* ********* ********* ********* *
帶一些空杯上路
有位年輕人跟一位著名的禪師學禪。禪師開導很長時間,年輕人還是找不到入門的路徑。於是,禪師端起茶壺,朝年輕人面前的碗裡倒。茶碗已經斟滿,禪師還在不停地倒。年輕人終於忍不住,提醒禪師說:「師父,別倒了!茶杯已經裝不下了。」
禪師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說:「是啊,裝不下了。你也是這樣,想要學到更多禪的奧妙,就必須先把你心中的杯子倒空。只有騰出空來,才能迎接八面來風。」
【智慧沙】人生路上,時時刻刻要記得帶一些空杯上路。杯子倒得越空,你學習的東西就會越多;學的東西越多,你維持生命力的時間才會越長久。
- May 10 Thu 2007 19:30
...